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
|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氯气,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不正确是()
|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 mol Cl2时转移2NA个电子 |
| B.该混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
|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
| D.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
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曾误将溴认为是氯化碘(ICl)。事实上都是深红棕色液体的氯化碘与溴也极为相似,下列有关它们的结构与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固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
| B.它们的熔沸点相近 |
| C.等物质的量的ICl和Br2,可氧化等量的SO2 |
| D.它们与水的反应,均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氯气和水分子 |
|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氯气 |
|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 |
将2.06 g NaBr和0.42 g NaF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加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沉淀3.76 g。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 A.溴化钠只有一部分反应,氟化钠未反应 |
| B.沉淀是氟化银 |
| C.氟化银溶于水 |
| D.沉淀是氟化银与溴化银的混合物 |
某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中有b个氧原子,则这种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A.Hm+2bXOb | B.Hm-2bXOb | C.Hb+mXOb | D.H2b-mXO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