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A.实践的需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联系方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面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寻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③人类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并利用规律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某地利用当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