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美两国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竞争,有合作,也有分歧、对立甚至冲突。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处理好两国的关系,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
(1)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美两国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特点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3)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为了增强外国友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请你拟定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限30个字以内。
背景: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某校高二(11)班的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劳动和就业”知识时,针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生。
他们首先对某社区居民下岗事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
现有劳动力 |
2032人 |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
95人 |
|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405人 |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
163人 约占42% |
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人员 |
306 约占 73% |
注:他们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在该城市中,有的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缝纫工却后继无人;有的企业需要的某种高级技师出万元月薪都难聘到;有些大学生非国有单位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上述同学调查、了解到的信息反应了什么经济现象?
如果你是研究小组成员,请你就如何促进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11年11月底到12月初,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南非德班召开,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推动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同时我国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上述材料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哪些道理?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27日至29日,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强调,要把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创援疆工作新局面。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培育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抓紧落实差别化经济政策;深入推进全方位援疆。把经济、教育、科技、干部、人才各类援疆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软硬件建设,提高援疆成效。
材料二近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如“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蛟龙”号深度探海、“超级稻”产量突破900公斤等。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的科学家颁奖。透过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可以看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追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说明新疆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9分)
把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全省最前面,是广东某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有专家认为,招商引资不可能解决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要靠的是本土企业、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应当遵循“内外协调,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应该意识到,本土企业家资源最值得珍惜,不论它是做什么的,只要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与能力,政府就应该扶持它。
如果你是材料中某市的市长,如何才能作出科学决策,以推动该市制造业发展?(6分)
材料一 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3月,在十一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根据中共中央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审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材料二 2012年1月9日,广东省代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广东省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稿)》。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结合材料二, 广东省政府应该如何履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