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图二是最近发生在美国,并且很快蔓延欧洲的一种现象。“占领华尔街”的示威口号席卷全球,意指全球财富只集中在1%的富人手里。结合图二说明图一的寓意是 ( )
A.强调世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 B.彰显各经济体联系的紧密性 |
C.暴露世界各区域存在差异性 | D.反映世界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
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
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
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
第37课 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
第38课 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GNP增长率% |
失业率% |
1930 |
90.4 |
-12.3 |
8.7 |
1933 |
55.6 |
-4.1 |
24.9 |
1935 |
72.2 |
10.9 |
20.1 |
1938 |
84.7 |
-6.3 |
19.0 |
——摘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 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反映出()
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 | B.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 |
C.资本主义社会化趋势加强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