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节目《原来如此》,创新科学实验的“实证”表现手段,针对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或似是而非的科学疑点和困惑,以问题提出、答案求证为线索,结合志愿者的参与体验,最终给出科学、正确的解答。这个节目用实例、事实告诉我们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B.人的认识都与客观对象相符合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 |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 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回答下题。关于上述讲话中对待失误和错误的三个态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敢于承认”的态度,说明了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正确分析”的态度,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
③“坚决纠正”的态度,符合发展的实质的根本要求
④“三个态度”,都说明了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失误和错误连同成功经验一起,都能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这说明
A.过去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都对当时历史的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 |
B.在一定条件下,历史上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对后世都有积极作用 |
C.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历史上的谬误到后世就会转化为新的真理 |
D.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实践活动水平不能超越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 |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