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
|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
|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
|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
一战后,善良的人们期盼巴黎和会能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但有些国家却未能参加,被排斥在会场外,他们是( )
①英 ②法 ③德
④奥 ⑤苏俄 ⑥中国
| A.①②⑥ | B.③④⑤ |
| C.③④⑤⑥ | D.⑤⑥ |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
| B.国内群众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 |
| C.法西斯势力得到军队与统治阶级的支持 |
| D.利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
1940年10月日本军事检阅时,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向裕仁天皇行鞠躬礼(见右图)。有人认为,真正的权力天平却正好相反,裕仁天皇虽被日本人奉为活着的神明,但他在日本外交政策上却不起任何作用。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 A.当时日本的外交重点是对外进行战争 |
| B.当时日本的政局已为军部所左右 |
| C.当时东条英机已在国内享有较高威望 |
| D.当时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军事建设 |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
|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
| 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
1929年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罗斯福总统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的主要措施是( )
|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
| B.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 C.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 |
| D.开拓国外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