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和平运动从广岛、长崎起步,站在原子弹被害立场上的反战是战后和平运动的出发点。1964年,美军空袭越南。世界各国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日本没有出现大规模民众运动。1965年3月,一些经历过二战的知识分子组建“越平联”(即“越南和平联合会”),并在各地建立分支组织。他们把6月9日作为统一行动日,发动全日本200多个地区的市民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对越南轰炸,仅东京一地就有10万人参加。8月,“越平联”邀请国家政要、社会贤达就越南问题进行彻夜讨论,东京多数电视台同时进行转播,引发日体全社会上下集体思考战争问题。“越平联”领导人小田实经常向反战民众提出问题:“难道不是日本给空袭越南的美军飞机提供基地么?难道这不是我们的加害政责任吗?”领导人鹤见俊辅还提出“国家的原罪”概念。他们由此进一步引导人们对曾经发生的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情况进行思考。90年代后,日本和平团体积极支援战争被害国民的战后补偿索赔运动。
——摘编自步平《跨越战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日本和平运动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简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据盖洛普2000年3月至7月对1万名18岁以上的美国人所作的民意测验表明:民主党得到大多数妇女、少数民族、低收入阶层以及老年人的支持,而共和党则更多的得到了男人、白人、高收入阶层及年轻人的支持。
请思考:如何认识两党这一差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宪法颁布后,遭到各州民主派的猛烈抨击,认为它忽略了人民的基本权利。联邦党人为使宪法得到各州批准,许诺一旦宪法通过,就将《权利法案》以“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补充到联邦宪法中去。1790年,国会通过了前10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它规定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集会、请愿、保留和携带武器等自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在1787年宪法中有何体现?
(2)据此有人认为1787年宪法并非一部好宪法,对此你有怎样评价?
每逢美国大选时,我们就能听到有关“驴象之争”的说法,那么“驴象之争”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又对美国政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联邦制为什么能够取代邦联制在美国建立?
从政府各部门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