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该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至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 B.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
| C.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
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
现出
|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
| C.工业革命引发阶段关系的变动 |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关注,学生以此为题搜
集到史料“(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
“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结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 霸主地位 |
|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
|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
|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与发展 |
D.国共关系的发展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