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    )

A.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
B.《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
C.运河贸易被海运彻底取代
D.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苏州经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探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备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皇帝和宰相掌握行政权
B.乙: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结构权力小
D.丁: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书《大外交》中描述到:“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权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国会的关系,比国王和国会之间更亲密……”其中提到的“它”是哪一个国家呢?当今世界中又是哪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组成和“它”相似呢?

A.德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法国 D.英国;德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