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世纪初,有悲观者评论:“科举之弊,弊在愚民,民愚而无术以振作之,则天下心至于弱;学堂之弊,弊在智民,民智而无礼以防闲之,则天下尤易于乱。”这段评论说明科举制的废除(    )

A.导致了空前剧烈的社会动荡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C.招致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反对
D.阻碍了近代留学事业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这一做法()

A.说明我国农村已经进行包干到户 B.表明中国已否定了苏联模式
C.带动中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借鉴历史经验,下列历史现象最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垦荒 B.1958年中国开展“大跃进”运动
C.苏联赫鲁晓夫改革,进行大规模垦荒 D.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展“新经济”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社会流动主要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下列现象不利于社会流动的是()

A.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 B.从市舶制度到实行海禁
C.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D.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