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的理性化色彩凸显
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正逐渐被打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也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

A.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B.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
C.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 D.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新文化”范畴的是

A.王阳明的心学 B.郑板桥的《兰竹图》
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D.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

清人戴震曾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残酷的“文字狱”
B.批判了理学对人自然欲求的扼杀
C.认为人们可以违法但绝不能背理
D.认为理学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朱熹在《通鉴纲目·前编》中指出,“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后世儒家推崇先民的首创之功 B.我国史前时代的养蚕缫丝发达
C.嫘祖是中华民族养蚕缫丝第一人 D.先秦百姓以丝绸为主要衣被原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