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①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
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
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
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
A.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 |
B.阴坡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 |
C.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
D.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 |
关于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主导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 | B.灌溉水源充足 |
C.热量条件较好 | D.土壤肥沃 |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走向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水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
B.木材短缺的问题 |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
D.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的是( )
A.粉尘污染 | B.地面下沉 |
C.酸雨 | D.煤烟污染 |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
①高科技产业②高耗能产业③高燃料消耗产业④高污染工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
B.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由于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的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
C.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玉米带,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
D.田纳西河流域内炼铁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
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
B.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
C.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
关于河流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
B.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量 |
C.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D.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对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影响不大 |
读东北地区略图。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和C处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畜牧业为主 |
B.种植业为主 |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
D.淡水养殖业为主 |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
B.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
D.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农业生态类型单一③自然地域完整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部⑤生产部门齐全
A.①③⑤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