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2007年某经营作物年产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该作物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的简称为

A.新、鲁、豫、冀、粤 B.新、豫、冀、川、浙
C.新、鲁、冀、甘、闽 D.新、鲁、豫、冀、鄂

①省区该作物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风能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调研。读图,回答。

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3—4题。
地貌类型比例

地貌类型
占土地
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m[
水稻
丘陵
60%
200—500 m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0m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5%
>3000m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自然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的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下图左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右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

左图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城乡差距扩大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右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左图中的

A.B—C时段 B.C—D时段 C.D—E时段 D.E—F时段

右图中大圆为晨昏线。P点线速度为0㎞/h,且向周围的方向都是南,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10~11题。

图中C点纬度可能为()

A.69°N B.71°S C.65°S D.60°N

此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8时 B.11日16时 C.12日20时 D.11日8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