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题。
| 项目(各项目代表要素) |
资本投入量 |
人力投入量 |
自然资源效率 |
资本效率 |
人力效率 |
| 化肥量(Kg/公顷) |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
粮食/耕地(Kg/公顷) |
粮食/化肥(Kg/Kg) |
粮食/劳动日(Kg/日) |
|
| 全国平均 |
264.53 |
199.5 |
4 377 |
16.55 |
21.94 |
| 西北6省 |
197.25 |
213.5 |
2 833 |
15.75 |
13.86 |
| 西南4省 |
186.60 |
312.3 |
3 979 |
21.44 |
12.69 |
| 中原4省 |
320.93 |
180.2 |
4 486 |
13.98 |
24.83 |
| 东南5省 |
317.18 |
169.4 |
5 665 |
18.61 |
36.56 |
| 东北、新疆 |
235.65 |
119.4 |
4 908 |
21.78 |
42.25 |
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 A.西北6省 | B.西南4省 |
| C.东南5省 | D.东北和新疆 |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5省最优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
| A.耕地质量和自然条件 | B.化肥效率 |
| C.劳动力效率 | D.耕地面积 |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
| A.农业生产落后 |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
| C.机械化水平高 | D.气候条件优越 |
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
| A.两岸的地下水经常补给河水 |
| B.两岸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
| C.两岸的地下水与河水互补 |
| D.两岸地下水与河水均不能互补 |
下列四种淡水的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 |
| B.地下水、冰川、河水、湖泊水 |
| C.冰川、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
| D.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河水 |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 B.江南丘陵 | C.云贵高原 | D.青藏地区 |
图中M时期()
| A.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
|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 |
| C.受台风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 |
|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
读图,完成下题。
甲乙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图乙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 A.① | B.①②午 | C.①③ | D.②③④ |
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成负相关 |
|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较低 |
| C.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
|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 |
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是()
| A.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
| B.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
| C.地下水受污染 |
| D.减缓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