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题。

项目(各项目代表要素)
资本投入量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资本效率
人力效率
化肥量(Kg/公顷)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粮食/耕地(Kg/公顷)
粮食/化肥(Kg/Kg)
粮食/劳动日(Kg/日)
全国平均
264.53
199.5
4 377
16.55
21.94
西北6省
197.25
213.5
2 833
15.75
13.86
西南4省
186.60
312.3
3 979
21.44
12.69
中原4省
320.93
180.2
4 486
13.98
24.83
东南5省
317.18
169.4
5 665
18.61
36.56
东北、新疆
235.65
119.4
4 908
21.78
42.25

 
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A.西北6省 B.西南4省
C.东南5省 D.东北和新疆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5省最优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

A.耕地质量和自然条件 B.化肥效率
C.劳动力效率 D.耕地面积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甲乙丙三处地貌景观图,回答25—26题。



三幅景观所反映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 B.水蚀严重
C.植被破坏 D.风蚀严重

有关治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要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B.乙图的行为必须明令禁止
C.丙图要实行全面的退耕还林
D.甲图要实行高效高产农业

读右图,回答23~24题。

草地被破坏后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渍化
C.地表塌陷 D.土地荒漠化

草地被破坏的人类活动是

A.过度开垦 B.滥砍滥伐
C.狂挖发菜 D.过度放牧

下表是1990年和2001年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单位:万平方千米)比较,据此回答20~22题。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
全国水蚀面积
东部10省水蚀面积
中部10省水蚀面积
西部12省水蚀面积
风蚀面积
1990年
367
179
13
62
104
188
2001年
356
165
9
49
107
191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湿 ③遥感技术提高 ④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水蚀面积有所扩大的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南部地区

我国风蚀地貌广布的地区主要位于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

右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据此回答18-19题。

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 a一粮食② b一养禽
③ c一秸秆④ d一发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③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面是两组图片,放在一起表达的内容是:

A.在这里取纸,需要就取 B.这是一种再生纸,要节约用水
C.节约使用,重在行动 D.消耗纸越多,绿色森林越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