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曾经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的汽车之城——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几乎同时,中国国务院发布首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下图是底特律市所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
①地处五大湖地区,邻近太平洋,水陆交通便利 ②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③相关产业集聚,提升竞争优势 ④劳动力廉价,素质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地位于美国农业带中的( )
A.乳畜带 | B.玉米带 |
C.混合农业区 | D.小麦区 |
2014年1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下图为兰新高铁及兰新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的线路不完全重合,主要原因是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 B.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
C.沿河谷修筑,较低成本 | D.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
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高大的防护设施(如图乙),其主要作用是
A.防沙尘暴 | B.防强风 |
C.防洪水 | D.防噪声 |
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单位: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企业属于
A.原料导向型工业 |
B.动力导向型工业 |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D.技术导向型工业 |
图中乙、丙、丁三地共同的区位特点是
A.位于城市市区 | B.临近交通干线 |
C.临近农业发达区 | D.临近资源丰富区 |
2014年11月20日,我国特大城市标准已由原来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调整为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甲图是某地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乙图是两城市人口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E、F两城相比,E城发展快的原因是
A.气候更优越 | B.地形更平坦 |
C.交通更便利 | D.农业基础更好 |
对于图11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曲线判断正确的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①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
B.①植物蒸腾减弱,城市云雾减少 |
C.②城市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
D.②废热排放多,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
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
B.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
C.③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
D.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
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河流多为丰水期 |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
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
D.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该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下表为黑龙江、青海、河南、浙江四省的相关数据,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人均GDP与全国 平均值之比 |
城市化水平(%) |
人口对水资源 压力指数 |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
|
全国 |
1.00 |
52.57 |
1.00 |
1.00 |
① |
0.86 |
47.44 |
0.14 |
0.95 |
② |
0.82 |
42.43 |
7.74 |
1.07 |
③ |
0.93 |
56.90 |
1.00 |
0.29 |
④ |
1.65 |
63.20 |
0.83 |
2.56 |
表中①、②、③、④四省分别是
A.黑龙江、青海、河南、浙江 | B.青海、黑龙江、浙江、河南 |
C.黑龙江、青海、浙江、河南 | D.青海、河南、黑龙江、浙江 |
四省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 GDP 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