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6日最高温超过42℃。10月严重水灾,“菲特”台风重创余姚,余姚城区受淹严重。左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右图为姚江下游水系示意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8月余姚持续高温,其主要成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B.受副高影响大
C.白昼最长 D.受暖气团增温影响

“菲特”台风登陆期间,余姚市内强降雨达百年一遇,降雨时间集中,三日雨量达527mm,是余姚灾情严重的成因之一。据图判断,带来此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历史上,姚江流域洪水只有通过姚江排往甬江一条通道,读姚江入海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除降水量大外,余姚水灾严重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措施

A.地势低洼;修建河堤,拦截洪水
B.河道弯曲,泄洪速度缓慢;截弯取直
C.流域广阔,流量大;修建水库,调蓄洪水
D.易受到潮水和奉化江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开辟泄洪新通道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棉花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作物,是重要天然植物纤维的来源,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南通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比较有利于棉花生长。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 2006-2009年南通地区棉花各生育期气象因素

分析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6年棉花花铃期多阴雨天气 B.2007年棉花全生育期较为冷湿
C.2008年苗蕾期受寒潮灾害影响较大 D.2009年花铃期光照充足

若南通市扩大棉花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减轻土壤盐碱化 B.水、土污染加剧
C.土壤肥力增加 D.气候日益湿润

读安徽省某县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分析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县近50年来气温变化

A.90年代中期之前增温明显
B.绝大多数年份均温高于50年平均气温
C.近20年来气温低于50年平均气温
D.有气候变暖的特征

该县气温变化趋势带来的可能影响是

A.农作物结构发生变化 B.旱涝灾害减少
C.农作物产量大幅减少 D.地表蒸发减弱

赞比西河流贯非洲中南部及东南部,源出中非高原,往东注入印度洋,维多利亚瀑布以上为上、中游,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赞比西河

A.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流量大旦季节变化小
C.每年6-11月进入汛期
D.降水量由北到南递减

该流域典型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雨林密布 B.草原广阔
C.荒漠发育 D.雪山连绵

2013年以来,全省积极推进工业节能降耗,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放缓,工业节能压力有
所缓解,节能形势总体向好。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

A.与2013年下半年相比,2014年上半年能耗明显下降
B.2014年第一季度比2013年第一季度能耗低
C.2014年以来,工业能耗增幅最低是9月
D.能耗增幅以夏秋季节最大

2014年以来,全省能耗增幅总体回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全省工业结构趋优
②电力行业用能减少
③高耗能工业比重增加
④工业能效水平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记录员根据图中测量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砂石的昼夜温差为10℃ B.晚上砂石比水体的温度高
C.水体的昼夜温差为9℃ D.水体的昼夜温差值比砂石的小

该探究地理实验说明的现象是

A.城市热岛效应 B.山谷风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温室效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