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边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吐蕃、回纥和南诏等边境民族慕风向比,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海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边境使者往来络绎不绝,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唐代的开明与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举出一项即可)
(3) 材料二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两个国家。
英、美、法等美欧大国的兴衰及其之间的关系左右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资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政治的确立】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限制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自已所控制的议会中,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也就“统而不治”。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法国大革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政治的诠释更为成熟和完善。
(1)材料一中英王“统而不治”的政体特点是怎样的?奠定美国新政体的法律是什么?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引领世界与帝国衰落】
材料二:政治、经济领域的革命使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成为世界工厂,随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4位。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规定美、英、法、日、意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表
海军主力舰吨位 |
美 |
英 |
法 |
法 |
日 |
比例 |
5 |
5 |
3 |
1.75 |
1.75 |
(2)材料二中英国“经济领域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二英国经济发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美英海军主力舰吨位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控制与联合自强】
材料四:二战后英国经济空前破坏,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计划,将英国等西欧国家纳入了美国对苏联的“冷战”的轨道。70年代欧洲区域化初具规模,9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3)材料四中美国经济援助计划指的是什么计划?70年代至90年代西欧等国怎样摆脱美国的控制?欧洲大国的兴衰演变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以上均节选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自身弊端。……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2011年1月4日《解放军报》《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举例说明孙中山为实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誓言的“模范行动”。(不少于2例)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试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加以佐证。
例如: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等。
(1例即可)
最亲密的合作者:(抗战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史实佐证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最忠实的继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四件事)。
(4)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问题探究:
温家宝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到唐玄宗时期农业发展有何表现?
(2)苏俄政权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业政策调整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生产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球性的社会变革,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科技为动力,工业化为中心导致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引起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面变革,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思想上的民主化。一般来说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近代化等。请回答:
(1)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什么?它有何积极作用?
(2)中国在20世纪初,在政治和思想近代化上,有何重大探索?请分别写出探索中一名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最少答两点4分)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