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语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对古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②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则死——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④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1年2月18日,50名旅居巴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的福建明溪籍华裔青少年回到故乡明溪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礼仪,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福建明溪营活动。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根”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动中有静 ②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变化④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魔术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它是魔术表演者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进行的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
B.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是不存在的 |
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利用 |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现象的来源 |
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
C.神鬼概念是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其观点是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