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是指__________。“改良主义运动”是指________。“旧式农民战争”是指____________。“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是指____________。“新的社会力量”是指___________。“先进理论”是指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___________。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的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2)、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什么成果?
(3)、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打出“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任举2个代表人物。
(4)、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什么原因?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了曹宅……
材料三:1919年6月3日以后,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的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人教版教材
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
(2)、材料三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
(3)、你从材料中感受到哪些“五四精神”?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他修建的()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步骤二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图三:日本福岛核泄漏图四:利比亚局势图五:美国9·11事件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材料:110年前,笼罩在战火阴云中的北京,被迫签下了不平的的耻辱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100年前,一场起义在中国武昌爆发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崩溃;
90年前,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出现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0年前,“乔的笑”这张著名的照片记录下了那一刻,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1)110年前的“战火”指哪一战争?战后签订了什么条约?在此之前帝国主义列强还发动过哪些侵华战争?
(2)100年前的“一场起义”指的是什么?领导人是谁?指导思想是什么?
(3)90年前“开天辟地的大事”诞生了哪一政党?请举例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政党为了“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所做出的努力?
(4)除了“乔的笑”,你能否再举两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
(5)上述事件反映了中国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6分)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也传到了西方。——摘自丝博网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唐宋元以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列举两例“隋唐宋元”时期我国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