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05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在机场发表讲话时说,希望两岸在“九二共识”下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回首国共曾经走过的坎坷路: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毛泽东先生勋鉴:……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是利赖之。……毛泽东同志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蒋介石先生勋鉴:……鄙人亟愿与先生会面,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材料三:“台独”主张伤害两岸人民情感,不利台湾与大陆发展正常的互利合作关系,更严重破坏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双方对任何推动“正名”.“公投制宪”等破坏台海现状的“台独”活动,均坚决反对。希望台湾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二月二十四日重申的“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和不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的承诺。只要台湾没有朝向“台独”发展的任何可能性,才能有效避免台海军事冲突。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
材料四: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切握手。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被称为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
请回答:
(1)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5)根据材料三、四中,①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各自取得了什么成果?
②国共两党60年前的第二次握手取得了什么成果?
③台湾有关政党领导人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会谈有何意义?
(6)通过以上资料和问题的解决,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面内战的爆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材料一 世界格局指的是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的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在新旧格局复杂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材料二一位历史教师在上课时讲述到:人类刚经历了一场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迎来了十年的安定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又面临了一场从美国开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为了结束这场战争美国通过采用罗斯福的方式开创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德国以及日本却走上了新的战争之路。
材料三 “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中国军民
苏联军民
英国官兵
美国官兵
德国官兵
日本官兵
总计
2100万
2700万
37.5万
40.5万
1360万
274.7万
约6500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初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什么?这个格局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指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什么?美国在罗斯福领导下开创了一个怎样的新经济时代?
(3)材料二中德国走上的这场新的世界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的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
材料二 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收回了在近代史上丧失的什么主权?该主权是在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中开始失去的?收回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现了什么经济发展方针?有何具体表现?

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里。

A.在鸦片战争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经济特区的城市
B.对我市经济发展起龙头效应的城市
C.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D.1901年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最大的地区

E.《马关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判断题(共5分)

国家
时间
发展状况
发展原因
发展结果
联邦德国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增长迅速
凭借原有的基础;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
1960年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跃升
日本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高速发展
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上表信息的在括号内划“×”,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1)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联邦德国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2)日本、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3)1955年,日本工业已恢复到站前的最高水平。()
(4)1960年,联邦德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5)1967年,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欧共体。()

阅读下列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请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