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
|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
|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
|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 A.②③④① | B.②③①④ | C.②④①③ | D.③④②① |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能量(107kJ·m—2) |
2.50 |
13.30 |
9.80 |
0.28 |
220.00 |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Ⅰ、Ⅱ、Ⅲ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
| B.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
| C.调查右图中Ⅰ、Ⅱ、Ⅲ种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标志重捕法 |
| D.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左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
|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 |
|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
|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作用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