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在水池中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 065倍。据此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
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 |
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 |
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 |
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容易进入丽藻 |
对原核生物的正确叙述是()
A.原核生物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
B.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膜结构 |
C.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 |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
C.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D.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无关 |
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B.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
C.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不同的双胞胎 |
D.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利用 |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 |
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 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需要考虑引物之间是否配对 |
B.用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
C.PCR 体系中一定要加DNA解旋酶 |
D.一定要根据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