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 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已蔓延到了47 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 只,平均分为A、B 两组。
②处理:A 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 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 组: ,20 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结果预测:若B 组比A 组发病率 ,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 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 疫苗,观察小白鼠患病的情况。
②接种的疫苗,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
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4)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作用。
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属于真菌,它的生殖方式
是________,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
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7分)下图是同学们熟悉的二套实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A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要验证这个结论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装置中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2)B装置是验证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应选择的塑料袋。(填“无色”、“黑色”或“白色”)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 在实验过程中,A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
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属于真菌,它的生殖方式
是________,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
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口腔中淀粉是否会发生变化呢?为此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回答:
|
实验方案 |
淀粉检验 |
现象 |
||
甲组 |
①淀粉液+2ml唾液,充分搅拌 ②37℃水浴保温5分钟 |
滴加碘液2滴 |
不变蓝 |
||
乙组 |
① ②37℃水浴保温5分钟 |
滴加碘液2滴 |
B |
(1)你认为兴趣小组所作出的假设是 。
(2)乙组的实验方案①应该是 。
(3)实验现象B是 。
(4)若有同学想探究口腔的温度与淀粉的消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应增设丙组与 组形成对照,实验方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