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下列各题。(8分)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荫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①箨龙:笋。②木笔:辛夷花。
诗人陆游字,是宋朝诗人,梁启超誉之为“亘古男儿一放翁”。
全诗描写初夏景色,着重突出一个“”字。
尾联隐含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对此诗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湖山”二字总领全篇,先从大处着笔勾勒环境。
B.颔联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等典型的初夏景物。
C.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之美景,显现诗人怡然自得之乐。
D.最后诗人叹息老之将至旧友情断,落寞无聊之感顿生。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1)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3分)
答:

(2)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单于台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2)颈联“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是如何紧扣题目描写景物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单于台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2)颈联“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是如何紧扣题目描写景物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痴儿:作者自比。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