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
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
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
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A.甲对,乙不对 | B.乙对,甲不对 |
C.甲和乙都不对 | D.甲乙说的都对 |
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承办者应该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刘光第
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
A.极力维护孔子的名义 | B.树立了古文经的权威 |
C.抨击顽固派因循守旧 | D.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 |
下列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出现在1895年的是
①清政府失去东亚强国地位 ②维新派发起爱国救亡运动
③重庆等开始成为开放的商埠 ④康有为发起成立保国会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台湾后,台湾人民
A.要求清政府迁都再战 B.希望美国干涉还台
C.被迫接受日本殖民统治 D组织军队抗击日军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生产管理方式 B.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外国资本的剥削和压迫 D.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