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 |
推论 |
①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
②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
总统对国会负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 |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行 |
统一后的德国依旧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
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
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 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陆九渊 |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 B.《庄子》 | C.《韩非子》 | D.《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