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辛亥革命促进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
|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
下列图示与解析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图示 |
![]() |
![]() |
![]() |
![]() |
| 解析 |
周代诸侯祭祀用品 |
奠定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
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雕版印刷品 |
其出现标志我国耕犁的基本形成 |
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瓦解 | B.宰相制的终结 |
| C.科举制的确立 |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
“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
错。”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 A.二处 | B.三处 | C.四处 | D.五处 |
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 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 | 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 |
2013年福州屏山地铁站考古现场发掘出西汉时期闽越国宫殿遗址专用品“万岁”当,还发现三口汉代水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汉初福州地区仍实施分封制 |
| B.“万岁"瓦当是我国出土的最早青瓷 |
| C.瓦当上的字体是当时流行的楷书 |
| D.汉代使用水排获取井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