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 )
| A.姓“资”姓“社”的道路问题 |
|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
|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
| 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学者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如1919年《浪潮》月刊刊登了“家族制度与孝道公式计算一图”,作者套用数学公式来探讨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其意图是()
| A.用科学来启迪民智 |
| B.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
| C.普及科学知识 |
| D.强调道德与家族制度的重要性 |
买办原意是采买人员,指清朝末期的1800年—1910年,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经理人。买办是外国资本家认为忠实、得力的人物;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培育”;买办违法犯罪,因受雇于外商企业,可以在治外法权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据此可知买办()
| A.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
| B.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C.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工具 |
| D.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求善而不存真 |
| B.缺乏理性精神 |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1670年,康熙颁布十六条箴言,意在总结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圣谕十六条”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秩序,以及仁慈、服从、俭约、辛勤工作的美德。康熙又挑选一群满汉大学士,与之精研四书五经。皇帝研读儒家经典、勤练书法的消息被“走漏”给群臣知悉后,群臣盛赞康熙是“圣君”。该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清初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的迫切需要 |
| B.传统儒家文化强大的同化功能 |
| C.康熙帝对儒家思想的尊崇 |
| D.实行文化专制以加强君主权力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税米 |
| 弘治年间(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 |
86600石余 |
3970斤余 |
3175匹余 |
2560270石余 |
| 嘉靖年间(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 |
82965石余 |
4264斤余 |
3411匹余 |
2576888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