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此处利玛窦主要指的是古代的( )
A.科举制 | B.郡县制 | C.君主制 | D.行省制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A.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 D.中国经济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场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 B.同年为官的各种官员 |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
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 | B.甲丙对,乙丁错 |
C.甲乙错,丙丁对 | D.甲乙对,丙丁错 |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于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C.颁布细密严苛的法律 |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