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三例史实,就史实体现的妥协或妥协精神予以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联合国的成立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摘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始皇有哪些功绩?(3分)
材料二:《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材料二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材料三: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有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注:秕:中空不饱满的谷粒。子厚:柳宗元
《十批》:郭沫若所写的《十批判书》,批判古人,包括秦始皇
(3)请归纳该诗对秦始皇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材料四: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2007年第6期《随笔》
(4)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1分)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至少答出两点)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各自的主要学说。
(2)欧洲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美国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
(3)列举欧洲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后所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请回答:⑴从材料一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
⑵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⑶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⑷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在信息技术、电信或金融服务等将成为构筑新时代经济的关键性砖瓦的领域尤其不能如此。
——某国际组织总干事雷那托·鲁杰罗
请回答: (1)图10所示国际组织是什么?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该国际组织的?中国为什么要加入这一国际组织?

近代以来,欧洲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图9所示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