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下列言论所阐述的思想与其相似的是( )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D.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述中提到“先前旧政权的消失与其说是通过外部压力,不如说是通过内爆的过程,即内部瓦解。因为没有面对强有力的内部抵抗或外部干涉的威胁,‘革命’可能是和平的。但是所引发的社会动荡是革命性的,因为这些动荡瓦解了现存的政府,并引起急剧的、突如其来的改变。”帕尔默评论的是
| A.北美独立战争 | 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 C.日本明治维新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
|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
|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
|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
以下是上海某家报纸在某一年发表的文章标题:《欧洲复兴的希望——马歇尔计划出台》《刘邓匪军,强渡黄河意图何在?》《北平学生聚众闹事要求禁止美货》《孟良崮——英雄殉国》。据此判断,“某一年”是
| A.1919年 | B.1948年 | C.1947年 | D.1952年 |
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
| A.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 |
| 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 |
| C.英国欲损取利益讨好美国 |
| 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颁布时间 |
1787年颁布 |
1870年颁布 |
1954年颁布 |
| 制定机构 |
制宪会议制定 |
国民议会制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 特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 评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颁布时间 B.特点C.制定机构 D.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