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下面哪项不属于这一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 )
| A.194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
| B.1950年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
| C.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
| D.派驻维和部队化解地区冲突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
| B.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
| 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
|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
二战后的最初几年内,有一些典型文章发表,如《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论文都以为“欧洲已灭亡”。这些发表的文章()
| A.成功预见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 |
| B.是基于二战对欧洲国家的负面影响 |
| C.体现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确立 |
| D.说明了欧洲国家整体上已落后世界 |
下面是为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情况表。其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苏联()
| A.无产阶级政权已建立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施 |
| C.计划经济有其自身优势 | D.计划经济优于欧洲市场经济 |
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
|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
| C.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 | 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
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姜义华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旧俄国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其意在说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专制色彩 |
| B.旧俄国宗法传统在苏联得到推崇 |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合社会主义 |
| D.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成果近于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