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一有利时机”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国家(代称)
1500—1599
1600—1700
1701—1800

705
371
196

65
1770
2950


811
1865


155
1300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想 D.人类已经进入理性时代

曾带领雅典打败波斯的泰米斯托克利因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等罪名,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公民大会的这一做法

A.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体现了公民内部平等的原则
C.打破了雅典内部权力平衡 D.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 “它”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C.“一国两制”的方针 D.“一边倒”的方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