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 | 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 |
C.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 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这一思想在18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被用于宣传论证
A.君权神授的思想 |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三权分立的学说 |
下图是某一年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主要背景是
(单位:10亿美元)
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 |
C.欧共体形成,与美、日经济三足鼎立 |
D.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A.服饰 | B.发型 | C.行为举止 | D.交通工具 |
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市场的影响是
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 | 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 |
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 | 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