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 A.发明本心 | B.心即理也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从1912年至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
| A.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
|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 D.中国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
第二资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 )
| A.开放口岸太少 | B.中国人不习惯用洋货 |
| C.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
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依次是( )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打败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的实质是( )
| A.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
| 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 D.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胜利 |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 A.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
|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
|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
| D.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