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玄宗时代,共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其名称和治所如下: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安西节
度使
龟兹
北庭节
度使
庭州
河东节
度使
太原
河西节
度使
凉州
朔方节
度使
灵州
范阳节
度使
幽州
平卢节
度使
营州
陇右节
度使
鄯州
剑南节
度使
益州
岭南五府
经略使
广州

唐朝设置节度使和经略使的主要目的是(    )
A. 突出对边疆的防御    B.加强对西北的管理
C. 巩固三省六部制度    D.完善全国军事布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士商相混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绅商”或“儒商”这样的词汇使用频率很高。绅商这个群体,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这一现象

A.说明传统的四民观念已经解体
B.体现了封建国家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
D.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

明代晚期,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义利观”发生变化。李贽肯定“私欲”,有些思想家提出“义利双行”,传统“义利观”的变化说明

A.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B.社会风气的败坏
C.新经济因素的发展壮大
D.人的主体意识强化和对人的主体性肯定

唐朝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柳宗元写作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

A.指责唐玄宗实行暴政 B.认为郡县制比“封建”制进步
C.揭露藩镇割据威胁国家统一 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