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贩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 )
| A.封建经济完全解体 | B.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
| C.与世界的联系密切 | D.茶叶加工技术先进 |
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 B.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 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 | D.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
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
|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
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
| 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 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
| C.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 |
|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