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 B.聚落 | C.耕地 | D.地形 |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 A.线路过长 | B.距城镇过远 |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地形分布 | B.绿洲分布 |
| C.河流分布 | D.沙漠分布 |
读图(图中α的角度为23.5°),回答问题。
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
| 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
| C.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 |
| D.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
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 )。
| A.30°E | B.150°W |
| C.30°W | D.15°E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 A.12时20分 | B.15时20分 |
| C.8时20分 | D.18时20分 |
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
| 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
| C.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
| 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
一极地考察船从图中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
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 A.11月 | B.3月 |
| C.6月 | D.9月 |
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
| A.28° | B.42° |
| C.48° | D.62° |
(2014·辽宁铁岭阶段测试)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②地日落时刻是 ( )。
| A.16时 | B.18时 |
| C.20时 | D.22时 |
(2014·全国优化卷)图为“某极地俯视图”,
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此时,一架旅游包机正从x地起飞,6小时后降落y地。则飞机降落时该地正值( )。
| A.子夜 | B.日出 |
| C.正午 | D.日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