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 B.聚落 | C.耕地 | D.地形 |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 A.线路过长 | B.距城镇过远 |
| C.易受洪水威胁 | D.工程量过大 |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地形分布 | B.绿洲分布 |
| C.河流分布 | D.沙漠分布 |
我国把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
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②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③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严重
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发展经济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 |
| B.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
| C.只要经济在发展,环境就一定会恶化 |
| D.只有经济发展能够解决环境问题 |
下列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资源战略,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人口最多,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最少的国家 |
| B.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
| C.我国地大物博,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
| D.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的主要原因 |
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
|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
|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
|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 |
| B.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
|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
| D.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