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
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于
|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
| B.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
| C.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
| D.晴天的夜晚大气水汽含量大 |
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 A.水汽 | B.氮气 | C.臭氧 | D.二氧化碳 |
下列各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
| A.花岗岩、玄武岩 |
| B.板岩、页岩 |
| C.砾岩、砂岩 |
| D.石灰岩、大理岩 |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内部是圈层结构。据此回答13~14题。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
|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
| C.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
|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的一部分为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 |
|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
| C.岩石圈与生物圈之间互不相干 |
|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