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题。
| 湖名 |
面积 (平方千米) |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
| 洞庭湖 |
2820 |
173 |
10353 |
| 太湖 |
2420 |
44 |
195 |
| 滇池(昆明) |
297 |
12 |
29 |
| 青海湖 |
4853 |
742 |
39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
|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 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
|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
|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
|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
| B.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
|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
| D.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
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 B.植被覆盖率下降 |
| C.降水强度增大 | D.上游河道采砂 |
全球的竹林按其自然分布可划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下图为非洲竹区的竹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非洲的竹林多分布在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
| B.广阔的沿海平原地区 |
| C.日照条件好的高海拔山区 |
| D.年降水量1000~2000mm地区 |
近年来,世界竹林种植面积连年扩张,主要得益于
| A.全球气候变化 | B.科学技术进步 |
| C.市场需求增加 | D.海运条件便利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左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5:30 | B.6: 30 | C.17:30 | D.18:30 |
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图,该市东临沙质海岸,沙软潮平,水质清澈;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40~50m;西南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区域规划中,合理的是
| A.乙地建立化工厂 | B.丙地沿海建设海滨浴场 |
| C.丁地附近种植红树林 | D.戊地修建深水码头 |
该区域的城市
|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丙相同 |
| B.乙的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影响大 |
| C.地域之间联系密切 |
| D.等级分明,职能近似 |
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据此推断该区域近年来
| A.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 |
|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
|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