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题。
| 湖名 |
面积 (平方千米) |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
| 洞庭湖 |
2820 |
173 |
10353 |
| 太湖 |
2420 |
44 |
195 |
| 滇池(昆明) |
297 |
12 |
29 |
| 青海湖 |
4853 |
742 |
39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
|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 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
|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
|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
|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
|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 |
| C.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 | 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题。
图示内容反映的是()
| A.断层 | B.地垒 | C.地堑 | D.褶皱 |
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 |
| 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
| 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 |
| 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 |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A.风化作用 | B.搬运作用 | C.地壳运动 | D.侵蚀作用 |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落。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8月1日 | B.7月1日 | C.6月1日 | D.5月1日 |
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 A.太平洋 | B.华北平原 | C.四川盆地 | D.青藏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