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2015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具体为:统筹协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从政府的角度,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成为制造强国?
(2)为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政府应如何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大约在十四世纪,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图案的绘画方式,以这种方式所绘制的图案一般都是宗教题材,用来装饰教堂等教会建筑,从而增加建筑和环境的严肃和神圣性。在中国的西藏,人们把佛祖绘制在墙上以及唐卡上,以驱除邪恶祈求平安。
20世纪的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出现涂鸭文化(graffiti),从简单地书写tag和门牌等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到20世纪 70年代前期开始在字型、效果等方面的钻研,近40年的发展已经让涂鸽走出美国的墙角,成为全球性的艺术创作。
如今,驻足我国的大街小巷,一幅幅内容不一、风格独其的堵绘,活灵活现地传递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城市因景墙而异彩纷呈,文化因景墙而可感可触。对于墙绘艺术来说,城市丈化墙既是现代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又是彰显城市个性、宣传城市形象的新兴传播载体。文化景墙摒弃了杂乱无章的涂鸦和粗陋的文字,代之以融入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专业设计,成为描绘和谐、文明、人文、艺术的城市风景线。
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墙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2014年马年春晚舞台上,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舒缓的旋律,贴心的歌词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故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平实的语句,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将父母之爱表达的震撼人心;再配以网络名人“大萌子”的“30年父女合影”,30张照片凝聚30年父女情,引人深思。春晚后,网友纷纷称赞《时间都去哪儿了》是马年央视春晚最感人的节目。在街头巷尾,也总能听到很多商铺播放这首歌曲,一时间唱遍神州大地,回响在五湖四海。此曲唱出了亲情的追问;引发了大家对“空巢家庭”现象及老人“精神赡养”等问题的深思。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该歌曲走红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
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故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2)运用联系和发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有的地方在注重保护当地传统村落文化的前提下,融入时代元素,合理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的地方置乡村特色、地方特色于不顾,一味贪求大求洋,搞“千村一面”的形象工程,不仅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也使一些古村落从此消失。
(1)运用客观规律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材料二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2)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材料三近两三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2014年2月,我国多地再次遭遇雾霾天气,雾霾笼罩我国近1/7的国土,中国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l61个城市中,有57个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有15个是严重污染。有关专家认为,雾霾天气产生是有利于雾霾产生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过量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使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
2013年1月19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2月8日结束,共收到326条市民建议,主要涉及机动车尾气管理、限行方案以及烟花燃放等。经过反复调研和修改的条例(草案)在7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进行审议。据悉,该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有望于年内发布,届时将成为全国首部地方性大气污染防治法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是如何与决策机关“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