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用来形容2013年整体糟糕的天气再合适不过。雾霾,这个词语用自己的方式飘入寻常百姓家,成了街知巷闻的新词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的严重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和政绩不无关系,经济发展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2013年12月9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实到了实处,树立了政绩考核的新导向。
材料二:2014年马年春节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大年初一(1月31日 0:20)南昌PM2.5指数为999,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材料三:大气污染防治正式成为各方共识,治理雾霾,也需要全民参与 、公众意识的提高。那种出门动不动就开豪车、坐私人飞机、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土豪”行为也该改一改了。
(1)请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改进政绩考核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谈谈治理雾霾天气的现实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公民如何在治理雾霾中传递正能量。
(本题15分).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7名。其中,工人农民代表553名,知识分子代表631名,解放军代表168名。这三类代表占总数48.6%。
材料二: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代表提出议案的数量虽然较去年有所下降,但质量明显提高,且涉及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材料三: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报告和议案。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什么政治道理?(6分)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9分)
(本题13分)200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会议强调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切实负起责任,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根据材料简要回答:
(1)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7分)
(2)材料中我国政府履行哪项职能?(3分)
(3)我国政府应怎样落实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3分)
材料:噩梦依稀。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伤痛:上千万间房屋倒塌损毁,6.9万人不幸遇难,到处是断裂的道路、桥梁,经济损失高达2万多亿元。
在最初的生命救援结束后,面对几乎无处不在的帐篷、板房,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中国面前。千余万无家可归的群众在问:我们什么时候才有房子住?几十万中小学生在问:我们何时才能回到学校上课?数千家企业在问,我们如何才能恢复生产?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年来,重建的2960所中小学校三分之二已竣工,一多半中小学生已经回到新学校上课。今年元旦前,需要重建住房的120多万户农民99.8%已入住新房。截至去年底,四川灾区纳入国家重建整体规划的项目已开工27000多个,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已竣工;完成投资5500多亿元,超过概算投资的六成;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万套,六成以上已竣工。灾区工业企业已基本全部恢复生产,一些企业产值超过了震前水平。灾区的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已基本到位。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恢复,如震后形成的最大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经过治理,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现在,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医看。你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结合灾区灾后重建,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正确行使国家职能
材料: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总量,甚至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绿色GDP”评价体系(从GDP总量中扣除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胡锦涛在十七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从“唯GDP论”到“绿色GDP”的提出,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废除农业税,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保障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扩大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调节收入差距;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