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强国是指国家在世界贸易活动中,从总数量上、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上,质量上、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上都占据前茅位置,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
【图注:1.图中2014年数据截止于2014年11月;2.2013年我国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落后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我国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不少产品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尚未形成一大批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材料三: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务院要加强领导,上海市要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努力把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2014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贸易强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共同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的。
2005年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举行公开听证。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120人和50多家媒体参加了听证。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公众听证会:有媒体以“圆明园听证会:公众参与环评第一步”报道了此事。看了这则新闻报道,某班同学围绕民主决策的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甲:政府举行听证会,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见,我国政府机关只有举行听证会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决策。
学生乙:公众参与决策,可以帮助政府机关完善决策方案,所以,政府机关应采纳听证会上公众代表提出的全部建议。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作简要评述。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扩大。实施新的《信访条例》,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秩序。”
辨题:“言论自由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2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有力和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保障了民族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请问“引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