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认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5年两会上,有委员指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有根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的发展也是过去的延续,必须和时代精神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结合才能使文化继续发展。”“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是有生命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这一轮旨在突破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藩篱的改革,确定了更明确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必将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刺激经济活力,从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
(1)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2)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进一步刺激经济活力
由于近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下降。今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1)试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2)猪肉价格上涨对生活和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06——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注:过去15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0年,只占GDP的33.8%,而美国约为70%。
(1)材料中的图反映出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扩大国内消费。(9分)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2年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4.6%。在食用品方面,猪肉价格上涨25.0%。
(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对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6分)
(2)一般来说肉类食品价格上涨会带动鸡蛋价格上升,请说明其原因。(4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