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熊出没》是一部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他用熊大、熊二为保护森林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出品者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隶属深圳华强集团。华强集团建设运营了方特欢乐世界,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拥有创意策划中心等九大研究所,环幕4D影院系统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片累计出口15万分钟。专家称之为“想象力经济”“创意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创意经济的挑战?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材料一: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何意义?
材料二:三个国家,共同努力8年才申请成功。丝路之路项目跨国申遗,本身就是国家之间合作多赢的典范,不但是对历史贸易往来、互利互惠的回放,也是对建设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向往。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我国追求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经济角度看,它是对习近平主席去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认可和深化,从历史、文化等源头上进一步确认了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契合点,大大提振了这些国家携手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信心,有利于成功打造惠及30亿人的区域合作模式。
(3)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我国应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来发展自己?
许渊冲教授一直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他把众多中国经典和诗词曲赋翻译成英语、法语介绍到国外,使外国读者感受到《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的魅力,体会到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妙,领悟到《诗经》《楚辞》《论语》《老子》中的内涵;他把雨果、司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使中国读者感受到欧洲社会的风貌。至今,许渊冲已出版中、英、法译著120余部。2014年,国际翻译家联盟授予许渊冲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许渊冲文学翻译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全国人民所高度关注。
材料一:聚焦“党的领导”
《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材料二:热议“法治理论创新”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材料三:实践“法治精神”
为落实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某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系列活动:“12.4”国家宪法日全体学生早读课诵读宪法;出一期“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主题班刊;听一场法制报告会;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到社区发放法制宣传读物,向市民进行法制宣传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2)结合材料二,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谈谈你对上述依法治国要求的理解。
(3)结合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开展上述系列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10年- 2014年前三季度的部分经济数据
注:我国城乡收入比:2010年为3.23∶1,2011年为3.13∶l,2012年为3.10∶1,2013年为3.03∶1,2014年前三季度为2.59∶1。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如何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作贡献。(1 2分)
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亚太地区是一个大家庭,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继“中国梦”、“亚洲梦”之后,习近平主席又进一步提出并描绘了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的“亚太梦”鲜明图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会议通过的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的路线图,既为实现“中国梦”和“亚太梦”的同频共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1)结合材料阐述亚太自贸区建设对亚太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中国梦”与“亚太梦”能够实现“同频共振”的理由。
材料二:北京APEC会议也是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文化盛会。舌尖美食、民间工艺、场景设置等都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悠长古韵和精深之美,既提升了文化软实力,也为经济合作添光溢彩。其中,各经济体领导人身穿“新中装”更是一大亮点和重头戏。“新中装”以“中”为根,款式、面料、纹样、工艺、色彩上都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深厚底蕴;以“礼”为魂,既寓意吉祥,又华而不炫,整体上气势恢宏,仪式感强,表达了中国人好客之道;以“新”为形,电脑提花机织、中西结合剪裁、寓意亚太经济体山水相依的纹样设计等都别具一格。
(2)北京APEC会议的文化展示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