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两年在江汉平原棉产区经过,再也见不到路边丢弃和焚烧的棉梗了。原来人们把它变废为宝,粉碎、压制运往相关企业,通过科学方法加工成发电的渣砖,甚至用来造纸、造纤维板。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们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②自在事物是建立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③人们可以改变物质具体形态,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联系 
④应善于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起施行,其中“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尚不构成犯罪,且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由“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调整为“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这一调整旨在
①为监管食品市场提供法治保障
②促使生产者提供安全优质食品
③促进食品交易者遵循价值规律
④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为了给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积极意义是
①发挥财政作用,刺激社会总需求
②扩大有效供给,防范金融风险
③扩大财政支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④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给予一定的补贴,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下图为我国对里程数小于1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金额(万元/辆)。该车补贴标准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①新能源汽车的价值量逐渐变大
②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预期发生改变
③新能源汽车企业优胜劣汰加速
④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年萎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阅读漫画“各有所需”(作者:孙作范)可以得到以下思考

A.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C.不同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水平决定了认识差异的产生
D.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连水蒸气也不沾的新型纳米材料。在工业上该材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可用来提高发电厂换热器的冷凝换热性能,还可防止机翼结冰和结霜造成的安全事故等。这一开发佐证了
①实践能力建立在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
②科学实验深化了人类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③研究开发要摆脱自然材料客观属性的制约
④“思维的眼睛”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