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从区域之间看,东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浙江、贵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 611元、12 8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 007元、3 000余元;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 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
根据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请从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角度就如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的消费率提几条建议。

材料一: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列车,大提速后的铁路服务再上新台阶。铁路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其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水平。人们感受到了铁路的舒适、快捷、方便。
材料二:漳浦某公司陈先生因业务需要,每个星期需往返福州一趟。他算了一笔账:乘坐沈海高速长途大巴需110元钱,途中运行5个多小时;而乘坐动车组列车一等座需112元,二等座位仅需91.5元钱,而且2小时就能到达。比较下来,他成了动车组列车的常客。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开通动车组列车后,“他成了动车组列车的常客”。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1、2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不良文化现象?
(2)简述如何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高二学生小张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你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帮助小张阐明理由。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