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8年 |
2014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26923.5 |
300670 |
568845 |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0.9 |
13.9 |
52.3 |
61.8 |
市场化程度(%) |
0 |
26.0 |
76.4 |
79.6 |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和市场;全面清理、废止和修订与 相违背和不一致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依法规范政府的权限和履行职能的程序;进一步健全了行政问责制度,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政府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1分)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某校高三(2)班同学自发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让我们参与其中。
情景一 :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近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议强调要鼓励社会监督举报,坚决取缔非法窝点,追根溯源查清犯罪链条,彻底摧毁“地沟油”生产销售网络,依法从重从快惩处违法犯罪分子,严格落实食用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监管执法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粮油批发市场以及食用油、食品和其他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强化现场检查、检验检测,及时发现、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情景二 : 有观点认为: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与当前社会忽视诚信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改革,完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执法和监管的力度。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1)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政府采取上述行动的依据。
(2) 运用《经济生活》中诚信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情景二中观点的合理性。(9分)
材料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又名免征额)调整历程
|
材料二:2011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 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参与热情超过其他参与征集意见的法律,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材料一: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情况
注:在进出口总额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
材料二:
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1)有人阅读上述材料后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高增长、高通胀”态势。
请你对这一结论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7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8分)
材料: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新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问题:
(1)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7分)
(2)鉴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分)
根据我国家电、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实际,国家实施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资金,其中用于汽车以旧换新50亿元、家电以旧换新20亿元。专家预测,通过以旧换新今年至少可以带动汽车消费100万辆、家电消费500万台,拉动消费需求1250亿元以上。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的经济意义。
(2)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有人认为,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请对此作简要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