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陕西省宝鸡市92岁的退休老人杨希元几十年如一日,义务辅导有志青年学生学习英语,参加过辅导的青年学生从他那里学到不少的英语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也能使人生大放异彩
②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认识一般来源于直接经验,有时也来源于间接经验
④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名句与漫画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李宗盛《真心英雄》) |
B.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D.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 |
当前,“汉字危机”现象不容忽视,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之一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央视春晚,作为传统年夜大餐与凝聚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尽管众口难调,但开门办春晚的理念深得观众欢迎,从阿宝、李玉刚到旭日阳刚、唐山菜农等一批草根明星登上春晚舞台,开创了央视春晚30年来的“新纪元”。这说明文化创新应该
A.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 B.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
C.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D.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规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