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多谋民生之利,努力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
项目 年份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1978年 |
343.4元 |
133.6元 |
57.5% |
67.7% |
2002年 |
7702.8元 |
2475.6元 |
37.7% |
46.2% |
2013年 |
28264元 |
10620元 |
35.010620% |
37.7% |
注: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6767美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以上的增速。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等待脱贫。2014年5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要把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以俭养德、以俭修身,使节俭节约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请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评析观点“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
今年“五一”前,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92年,李申学在方山搞起了渔业养殖,他“买了好多书回来学习,一门心思就在想怎么把鱼养好。”2004年,李申学成为合作社会长,还被大家推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村里的状况,他积极推动村里养殖业的发展,确立了“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带动全村群众致富”的目标。“自己养得好不算好,乡亲们都把鱼养好了,才是真的好!”他带领成立的养殖协会规模逐年扩大,销售收入1480万元,成为全村百姓致富路上的领头人。李申学多年来勤勤恳恳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2015年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结合材料一,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李申学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4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8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1)结合材料,简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材料二: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W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经该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某大学建校90年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文化节”、“青春微电影”等活动积极秉承以“博学、至学、勤学”为主要内涵的“五四”精神,逐渐形成了“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优良学风。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创新性项目,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创新文化蔚然成风。多年来,志愿者帮扶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极大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和学校声誉,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生实践活动对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
(2)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科普宣传活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人据此认为“大学生是价值的创造者,帮扶对象是价值的享受者。”你是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的?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理由。
(3)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请从其中任选两个功能,结合自己参与的活动说明该功能的教育意义。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月1日在长沙闭幕。省委书记徐守盛在讲话中指出,2015年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湖南省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大行政问责和督查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政府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14年l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文艺工作者必须把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座谈会结束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纷纷贯彻学习讲话精神,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文化工作要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如何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文艺创作要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的理由。
(3)文艺繁荣不仅仅是文艺工作者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请结合当前的文艺现状,为政府部门的文艺工作提出两条建议,每条限20字以内。